近日,華潤醫(yī)療徐州市礦山醫(yī)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劉正強帶領科室介入團隊成功開展了醫(yī)院首例FFR(血流儲備分數(shù))的臨床應用,為冠心病患者的冠脈臨界病變是否需要進一步介入治療指明了方向。FFR技術的臨床應用,真正實現(xiàn)了以患者心肌是否缺血作為PCI(冠狀動脈支架手術)治療的指導標準,標志著醫(yī)院心血管內科冠心病介入治療進入了精準治療“心時代”。
11月28日下午15:47分
年過七旬的徐先生無明顯誘因下突發(fā)胸悶、胸痛,呈持續(xù)性痛,在當?shù)蒯t(yī)院予心電圖檢查示:II III aVF ST段提高。為進一步治療,急來徐州市礦山醫(yī)院求診。
17:59分進入急診搶救室
進入急診搶救室后,醫(yī)護人員立即予心電圖檢查,結果示:II III AVF ST段抬高,急診接診醫(yī)生予心梗一包藥口服。
心內科主任劉正強根據(jù)患者情況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,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(下壁),心功能I級(Killip分級),高血壓3級,很高危,2型糖尿病。
情況緊急,必須立即做手術。隨后,醫(yī)院立即啟動綠色通道!
18:26分進入導管手術室
冠狀動脈結果示:前降支近段狹窄約40%,TIMI血流III級,中段局部擴張,遠段狹窄約60%;回旋支近段狹窄約95%;右冠脈開口至中段狹窄約99%,遠段100%閉塞,可見前降支至右冠脈的II—III級側枝循環(huán)形成。
劉正強主任表示這是典型的冠狀動脈三支病變,鑒于右冠脈完全閉塞,情況緊急,必須立即行PCI手術。手術成功。另外兩支病變血管擇期再行PCI術。
術后心電圖
術后患者胸痛癥狀明顯減輕,
但仍偶有胸悶發(fā)作。
冠脈血管直徑狹窄為50%~70%的病變是冠脈臨界病變。在這范圍內,有些患者可能會導致心肌缺血,應該植入支架來緩解癥狀并降低心肌梗死和死亡的風險;而在另一些患者中,這種程度的狹窄則不會導致心肌缺血,植入支架反而增加患者治療費用。
術后七天,考慮到患者的病情,劉正強主任推薦先行冠脈血流儲備分數(shù)(FFR)檢測來判斷是否有心肌缺血,該檢查無創(chuàng)且沒有額外輻射及并發(fā)癥風險,如果心肌缺血不嚴重就不需要進一步處理,患者徐先生和家人商量后欣然同意。
什么是血流儲備分數(shù)(FFR)?
是指存在狹窄病變的情況下,該冠狀動脈所供血區(qū)域能獲得的最大血流與同一區(qū)域理論上正常情況下所能獲得的最大血流的比值,以此來反映狹窄是否引起心肌缺血及是否需要介入治療。
冠狀動脈造影一直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“金標準”。然而,隨著對冠狀動脈血流動力學及病理生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,發(fā)現(xiàn)冠狀動脈造影在評價狹窄病變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上也存在不足,特別是在評價中等程度狹窄病變(臨界病變)時有明顯的局限性。冠脈血流儲備分數(shù)(FFR)可反映冠狀動脈狹窄病變對心肌灌注所造成的影響,對判斷心肌缺血程度、是否需要植入支架、預后評價等可提供重要參考依據(jù),可很好彌補冠脈造影在評估冠脈中等程度狹窄病變的不足。
經(jīng)過檢查,結果示:前降支0.83、回旋支0.92,無需進一步植入支架!徐先生及家人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,按照劉正強主任醫(yī)囑進行冠心病二級預防,按制定的讓動脈硬化斑塊減輕、逆轉、消退的現(xiàn)代藥物治療方案進行個體化精準治療。
劉正強主任表示,
冠心病趨于年輕化,如何為冠心病患者的提供精準治療一直是我們關注的焦點。冠狀動脈造影目前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“金標準”,IVUS和OCT是指導和優(yōu)化冠脈介入治療的腔內影像學工具,F(xiàn)FR是冠脈狹窄功能性評價的公認指標。
冠脈血流儲備分數(shù)(FFR)檢查成功開展,填補了徐州市礦山醫(yī)院技術上的空白,標志著醫(yī)院在冠心病診療方面開啟了新的篇章,將為更多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生命保障。
專家推薦
劉正強
主任醫(yī)師
心內科主任
徐州市醫(yī)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
華潤集團優(yōu)秀員工
畢業(yè)于徐州醫(yī)學院醫(yī)療系,學士學位。從事內科工作20余年,兩次在北京、上海等地進修心內科及心血管介入治療,對心內科高血壓病、冠心病、先心病、風心病、心肺復蘇、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(jīng)驗。熟悉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相關適應癥、禁忌癥并能熟練操作。